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粤垦路619号力达广场A2栋22楼
邮编:510507
传真:020-87290533
邮箱:gdgkxm@163.com
科技中心News
广东农垦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构建探讨
发表日期:2016-12-26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657
广汽畜牧集团生产技术部李杰
TR
目前,广东农牧业正在大力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然而,虽然大规模养猪为养猪业带来了好处,但它也对该地区养猪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农场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然而,由于生产规模大,放养密度高,养猪场的生产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与以往相比,猪病的患病率增加,畜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病原体发生突变,毒力增强,呼吸道疾病更加严重,混合感染增加,危害更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加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滋生。耐药性增加,环境污染和病猪和死猪的不合格治疗使得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变得困难。因此,大规模养猪场疾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养猪场建设,生产管理,饲养方法,疾病预防控制,无害化处理等诸多因素。科学合理的建立,定期消毒,预防免疫,科学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可以显着改善养猪场的环境状况,降低猪病的发病率。鉴于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重要的是在填海区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以防止重大流行病的发生,并提高填海区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区域。
一、科学、合理建场是疫病防控的基础
(一)猪场选址
为了加强农场的环境控制,应该科学选择。需要与传染性病原体的距离和合理的布局为畜群生物安全提供基础。养猪场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距离城镇,居民区和主要道路500多米,远离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染源。距离其他农场超过3000米,一些传染性颗粒可以通过一定距离传播的风或昆虫载体,啮齿动物可以将疾病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二,养猪场避风,地势高,通风良好,水电充足,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便利。养猪场的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养猪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应根据NY/TS5027畜禽饮用水的水质要求实施。
(二)合理布局
养猪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生活区和办公区分开的原则。人员,猪和用品应在单一方向上操作,严格分离饲料和排放通道,以防止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生产区采用三点喂养方式,即一次饲养公猪,母猪,空猪,怀孕母猪和乳猪,养猪一点,养殖肥育猪一点,积分应更多相距500米以上。 ,全面,全面,高床分娩和保护。制作区是整场比赛的核心。养殖场→繁殖场→怀孕母猪舍→养殖场→带状母猪舍→保护室→玉城屋→生育室→退出猪舍,每个阶段的养猪场从上风方向到下风方向排列。进行隔离育种。每个猪舍之间的距离是20米。养猪场的污水和污水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二、饲养管理是疫病防控的重点
(一)日常管理
养猪场尽可能使用封闭式管理。严禁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地。那些需要得到现场负责人批准并按要求消毒的人可以进入。生产区域的工人应该进入生产区域,淋浴消毒后应该用生产线上的鞋子和衣服替换。人员不能再跨越各个生产领域的活动。检查应先看看产房,养殖室,然后看看育儿室和养殖场。猪销售人员的销售完成后,应在返回工作岗位前进行淋浴和消毒。工作人员不得将任何物品带入生产区域。现场工作人员不得购买肉类产品。建立合理的假期制度。员工离开现场后,应在生活区域进行清洁和隔离两天,然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域。
(二)营养保障
对于大型养猪场,选择优质原料是生产优质饲料的先决条件。优质饲料具有足够的营养水平,良好的消化率和适口性,健康和抗病能力。因此,猪的饲料必须价格齐全,科学匹配,并尽可能使用低氮日粮和氨基酸平衡日粮,以确保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以确保猪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这是确保猪免疫力的基础。只有养猪和“举重”才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此外,必须严格保证饲料原料和成品的正确保存方法,无霉变,酸败和污染,定期检测饲料霉菌毒素和霉菌。
三、引种检疫与隔离
引进猪时,要做好疫情调查,养猪场资格调查,声誉和健康调查,确保进口猪不携带对外地构成威胁的疫情。并严格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猪的分离时间为30至60天,优选60天。通过检疫后,每头猪将与一头猪在田间混合进行驯化,使外来的猪适应田间的微生物种群,并进行免疫接种。隔离是将农场置于相对安全的饲养和管理环境中,控制范围包括促进防疫和生产管理。生产区域与管理区域和生活区域分离,生产区域人员隔离,外国人员隔离,进口猪隔离和病猪隔离。隔离场采用全进全出系统,批次应严格清洗,消毒,清空。检疫避难所应与农场保持一定距离,并采用全封闭的管理模式。
一旦发现病例并将其诊断为传染病,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在受污染的场所进行“即时消毒”以防止病原体扩散。如果有治疗价值,应及时实施合理的治疗,否则将予以消除和剔除。淘汰的猪或死猪经过严格的无害治疗。要坚持“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生猪和死猪必须严格按照防疫的有关规定处理,严格控制感染源。疫区的所有物品(包括猪)不得移动进行消毒和去污。
四、环境卫生与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杀死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并净化空气。因此,严格的养猪场消毒程序可以为生猪和新鲜空气环境提供舒适的环境,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物理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或杀死环境和物品中的病原体,例如机械清洁,冲洗,通风,高温,干燥,辐射和过滤。化学消毒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在消毒之前,应清洁和冲洗消毒部位。根据NY/T5033进行消毒剂选择。消毒剂种类很多,应根据消毒目标,消毒目的和环境条件,结合消毒剂的特性和杀菌效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理想的消毒剂应该是一种杀菌力强,价格低廉,无腐蚀性,长期保存,对动物无毒害,毒性小,无残留或无环境污染的化学品。只有坚持对养猪场进行消毒,改善养猪环境,提高生物安全性,才能保证养猪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一)猪舍消毒
清除猪舍内外各种污垢,杂物,污水,杂草等,定期消毒,建沼气池,无害化处理污染物;猪舍消毒每周一次,每天消毒一次,以防疫情流行;猪外部环境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消毒剂可用于消毒,如1%苯酚(复合酚),8%醛(戊二醛溶液),1: 200溴氯喹粉,1: 300消毒剂如康康(甲基苄基氯)用于喷雾和烟雾消毒。这些消毒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和持久效果,快速,高效,安全,易于使用。
一,空柱消毒:尽可能拆除槽,垫,网架等设备;尽可能删除谷仓中的所有物品;彻底清除粪便,垫料和剩余饲料以确保清洁,然后喷洒消毒剂用福尔马林或过乙酸熏蒸24小时,然后干燥3至5天。二是日常消毒:猪舍外消毒,包括:猪的消毒,每次使用前后的清洗,漂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猪最好全时使用,否则猪会每次销售后出售。雨衣和衣物的人员应洗净,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干燥后使用;通道和野外区域的消毒,在场地入口和出口处宽度为4米,深度为30厘米或以上的消毒池最好在消毒水箱上方建一个屋顶以防止日晒雨淋,并进行喷雾消毒设备应该设置;现场环境消毒,现场道路,空地,运动场等应在工厂环境中进行,常用高压水枪每月用消毒剂对植物环境进行2~3次消毒;消毒排水管,定期清除排水管内的污垢和杂物,并用高压水枪冲洗,每7天至少消毒一次;生产区域的消毒在生产区域的入口和出口喷洒消毒。有条件的喷雾消毒装置可以安装在生产区域的入口和出口处。
(二)人员和用具消毒
在每个猪舍前面,需要一个足部消毒罐(消毒桶),一个手消毒盆,以及每天更换消毒剂。对于员工的消毒,员工和访客应进入生产区域更换衣物和浴室消毒,更换清洁消毒的工作服和帽子,工作服和帽子应定期清洗和更换,清洁的工作服应消毒通过阳光或熏蒸。工作服不得在生产区域外穿着。在车辆和电器方面,主要是车辆消毒。所有车辆(车辆)等必须通过消毒箱并具有喷雾消毒装置。运输车辆必须用猪喷洒和消毒,或者车辆可以用猪喷雾手动喷洒。如果您需要下车,您必须首先对入口处的人员和驾驶室进行消毒,否则您不能下车。对于药物,饲料和其他材料,外表面(包装)经过消毒和熏蒸24小时。
(三)其他消毒
一种是用猪喷雾消毒。应选择猪对无害,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的猪进行消毒。应注意消毒剂的环境和温度。必须结合通风和通风措施,以减少猪的压力,并促进猪和猪舍的干燥。应根据猪舍结构,地面条件和气象条件增加或减少喷雾量。第二是对产房进行消毒。安全,无刺激性和无毒的消毒剂用于在母猪生产后保持产房中空气和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五、合理用药及适当保健
猪病的预防和治疗应以预防,治疗和预防相结合,预防和治疗为原则。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预防应该更加重要。药物保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中国的现代集约化养猪场正在推动兽医对兽医的治疗,在关键阶段使用脉冲药物输送计划,通过预防性保健实现规模化。养猪场的繁殖是安全的,具体的医疗保健计划如表1所示。
(一)妊娠及哺乳母猪保健
孕产妇和哺乳期母猪的保健主要是清除肠道,排除体内毒素,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怀孕质量,防止疾病垂直传播。
(二)后备母猪保健
小母猪的护理主要是预防细菌和病毒性疾病以及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小母猪的体质,净化农场的常见疾病,抑制小母猪病毒的数量和活动,消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内毒素。促进发情并获得最佳繁殖率。
(三)哺乳仔猪
对于新生仔猪,主要原因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并预防腹泻等疾病。尽量确保仔猪在出生后6小时内吃初乳,以获得母体抗体保护。应在仔猪出生后3天内加入铁。
(四)保育猪
保健通常在断奶前7天至断奶后14天进行,以减少断奶期间的各种压力,增强体质,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和存活率。预防断奶后腹泻,呼吸系统疾病和水肿。
(五)生长育肥猪
关键是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增加肉与肉的比例,缩短分娩时间。每个农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配料程序。使用黄金伴侣处方或动力处方或高利润处方,早期6至8小时,晚期5至7天,并注意停药期。
表一、猪场各猪群保健用药方案
猪
年龄(时间)
用药目的
使用药物
剂量
用法
公开
猪
每月一次或每季一次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支原净
150ppm
连续喂养7天
土霉素钙盐预混物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Deworming
芬苯达唑预混料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之后
妈妈
猪
进入第一周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2%氟苯尼考预混料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泰乐菌素
200ppm
连续喂养7天
抗压力
抗应激药物
按照说明
连续喂养7天
繁殖前1周
抗菌
长效土霉素
5ml
肌内注射1
妈妈
猪
交货前7至14天
Deworming
芬苯达唑预混料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交货前7天 - 交货后7天
预防产后猪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产后感染
强力霉素
200ppm
连续7到14天
混合饲料管理
阿莫西林
200ppm
连续7到14天
混合饲料管理
产后,断奶后
母猪炎症
长效土霉素
10ml
肌内注射1
产品
猪
吃初乳之前
预防仔猪黄疸
庆大霉素
1~2ml
口头
3天内
预防缺铁性贫血
补铁
1ml /头
肌内注射
补充硒,预防仔猪白肌病
亚硒酸钠VE
0.5ml /头
肌内注射
喂养第1周
预防新生仔猪黄疸
强力霉素
200ppm
连续喂养7天
阿莫西林
150ppm
连续喂养7天
断奶前后1周
预防呼吸道
和消化道疾病
促进成长
抗压力
Tilmicos
+抗压药物
中等
连续喂养7天
头孢菌素
中等
连续喂养7天
原原净粉
阿莫西林粉
+抗压药物
+抗压药物
125ppm
150ppm
中等
饮用水或混合喂养
给药7天
驱逐,促进增长
芬苯达唑预混料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转移到生长和育肥的第一周
(8-10周龄)
驱逐,促进增长
阿苯达唑预混料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抗菌,促进生长
2%氟苯尼考预混料
2000ppm
连续喂养7天
土霉素钙盐预混物
1000ppm
连续喂养7天
所有牛群
每周1或2次
常规消毒
消毒,魏康,
农夫等
中等
有猪体,
猪舍的喷雾消毒
六、定期驱虫
目前,养猪场寄生虫无处不在并且一直存在。即使在现代化和管理良好的养猪场,感染寄生虫的猪也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抵抗力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肉类与材料的比率和比例降低,生长速度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猪会死亡。
(一)驱虫程序
一个是感染较轻的农场。雄性母猪每季度进行一次,每年4次;储备繁殖猪可以在排出体外和体外寄生虫后转移到生产组;引进的猪应进行两次驱虫,间隔10至14天,隔离和饲养30天以上;繁殖猪和储备猪的引进应在转移到生产区前10天进行驱虫;断奶仔猪转移到保育室后应进行一次驱虫;进入农场2周后,新购的仔猪将被排出体外。 1寄生虫;在体外和体内体外寄生虫生长和繁殖9周龄和6个月龄的猪;在南方由于气候潮湿,特别是春夏季节,外寄生虫的发病率很高,容易发生痉挛性佝偻病,在进食管理中,应注意观察,提前预防,及时驱除体表。
(二)驱虫药物
驱虫药的选择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低成本,使用方便。根据兽用猪饲养指南(NY/T5030),进行一次彻底驱虫,然后根据中小型强化兽医防疫工作程序建立驱虫程序养猪场(GB/T17823-1999)。常见的驱虫药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双甲醚,左旋咪唑,阿苯达唑,多拉菌素,敌百虫等。在使用驱虫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连续几年频繁使用同一种药物,尽量延缓或消除耐药性的出现。
(三)驱虫注意事项
驱虫时间应根据养猪场和周围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确定。应观察驱虫在驱虫前后各方面的驱虫效果,并应通过小组试验确定驱虫剂的用量。注意驱虫药的毒性,确保怀孕母猪的安全,防止流产或其他反应,如左旋咪唑或敌百虫。在驱虫前喂1次。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通过“生物热发酵法”以无害的方式浓缩和处理。在体表喷雾驱虫之前,应将猪冲洗干净。在体表干燥后,可以喷洒喷雾。喷雾应均匀而全面,力求使全身的身体部位(特别是下腹部和脚踝的下部)。 )接触毒品。经过12小时体表喷雾处理后,可对猪群表进行消毒工作。
七、免疫预防与疫病监测是疫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一)免疫程序
免疫是预防猪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免疫,人体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控制疾病的发生。集约化养猪场应该为自己的畜群制定免疫计划,包括接种的疾病类型,疫苗类型(细菌),接种时间,次数和间隔。必须对有条件的养猪场测试母体抗体水平和免疫抗体水平,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应合理规范疫苗的运输和储存;进入瓶子的空气不应超过有效期;不应使用污染或混有杂质的疫苗。疫苗使用得当,疫苗与疾病的血清型一致,并按说明书稀释。稀释后,它会在指定的时间内用完。注意用量,贴猪,消毒针,不飞针,不泄漏注意,不再注意,不浪费,并填写防疫卡。多种疫苗应避免相互干扰。此外,要注意群体的健康状况,猪的生理阶段,饲料的质量或群体对疫苗免疫接种的环境的影响。
(二)疫病监测
疾病监测是掌握信息的一种方式。目的是确定畜群中的病原体感染情况以及受影响畜群中疾病的频率和空间分布,掌握疫情趋势,为制定和调整免疫规划提供参考。 。监测包括疾病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以及向负责采取适当行动的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的需要。用于评估畜群健康状况的大多数指标是生产中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包括畜群中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新生仔猪的死产率和木乃伊率,以及跛行率和播种。比率和堕胎率。定期对猪进行取样(血液,唾液,组织材料等),及时检测抗体和抗原。重点检测传染病,如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病,圆环病毒II型感染和猪流感。找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解决。如果存在流行病,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如果免疫抗体下降,应及时补充疫苗;如果病原体出现,应及时更换合适的疫苗。如果检测到有毒的猪,找到原因并消除中毒的猪以净化猪。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垦区猪的健康状况,还可以预防疾病的早期预警,为大型猪的主要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基础。填海区的农场。
八、无害化处理
首先,对生病和死猪及其产品(胎衣,死产)进行无害化处理。死亡原因不明的病猪或猪不得出售。死猪及其制品应按规定焚烧,生物菌应无害发酵。第二是对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它具有无害的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符合生产规模和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养猪场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到经济性,实用性,坚固耐用,管理方便,设计合理,符合卫生防疫要求的原则。应配备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此外,应建立一个特殊的检疫隔离房,并应在距离生产区域3000米以上和生产的顺风方向建造相对独立的动物隔离房和病畜隔离房。区域。
总之,大型养猪场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仅是免疫预防。计划免疫接种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赖它。它过高估计了它的作用,需要所有力量共同努力。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笔者认为,在垦区建设大型养猪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过程中,综合饲养管理在该系统中非常重要。此外,必须以科学和标准化的方式应用生物安全措施,以更好地为畜牧生产提供有效保护。生物安全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之一,也是预防所有疾病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继续实施增加体重和预防压力的概念。这种病并不可怕。只要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就可以消除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切断易感人群。它可以彻底消除或减少猪的疾病发生,减少繁殖损失,提高该地区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促进垦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TR
(本文发表于《广东农垦》2016,第6期)